美國福特公司一台大型發電機出了故障,工程師們會診了三個月沒有結果,最後請專家斯坦梅茨診斷。專家在電機房仔細觀察核計了兩天兩夜,最後用粉笔在電機殼上劃了一條線,讓修理工把電機打開,將劃線部分的線圈減少了十六圈,排除了故障。斯坦梅茨向老板要一萬美元的酬金。畫條線要一萬美金?工人們大惑不解,老板請斯坦梅茨先生說明一下酬金細目。他說:“用粉笔劃一條線只要1美元,但是知道在哪裏劃值9999美元。”福特公司立即支付了報酬。
這個故事其實講的是過程和結果的關系。無論經過多少時間的檢測,找到問題的所在永遠比過程重要。其實,也就是闡述了薪酬與工作價值的關系----不是我們做了些什麽,關鍵是我們做到了什麽。對于我們自己的工作,我們知道這一線應該劃到哪裏呢。
以快遞公司爲例,假如一段路的郵費是10元,快遞公司能否贏得這10元錢,客戶是否願意向快遞公司支付這10元錢,關鍵是看這封信是否能送到。在企業勞資關系當中,員工是否能得到這份工作的薪水,關鍵也應該是看能否得到三方所想要的結果。
從我們入社會工作開始,我們就無法回避工作、生活和薪酬,我們往往看到高薪者的榮耀,去無法看到其背後的付出。當我們剛跨上工作崗位時,經常會因只看到別人的成功而產生“小憤青”的思想,往往看不到他人成功背後的努力和付出。于丹在“《論語》心得”一書中講了一個石頭的故事,闡述了一個觀點:“在這從容之前,其實是要經曆千錘百煉的。”可見,經受不到千錘百煉就不會有人生的成功和從容。
成功者之所以會成功,優秀者之所以會優秀,是因爲他們有更深刻的事業觀和對自己永不滿足的心態,並爲之而付出不懈努力的行爲。而對結果的執着,將讓我們在明確目標後沉下心來做事,也將讓我們更有機會接近成功,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