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豐台法院開庭。
早上的時候,承辦法官就電話通知,最好早點去,否則很難停車,因爲有大領導要去法院公幹。13時開庭,不到12時就到了,開車轉了一圈,法院東側車道排了滿滿的車,穿插着有許多的警察、保安、和清潔工人在“各司其職”。僅有的幾個空地兒,警察不讓停,稱是要給領導留着,于是便暫時去找地兒吃飯。飯後,本想侥幸再回來看看有沒有停車位,卻又一次被警察攔住,而其他幾名警察正在指揮一裝卸工地才能見到的叉車強行挪走一白色SUV轎車,叉車司機把叉車鏟伸進轎車底部試了幾次,都因重心不穩未能成功,最後一次,終于成功將轎車舉起了,同時卻聽到轎車底部發出的咔咔的類似什麽東西斷裂或遭到破壞的聲音,很爲車主心疼。其實那片場地早就被辟爲停車場,那輛車並沒有對周邊造成什麽障礙,只是怕礙了領導的眼吧?看到警察們毫無愧意,相反卻很有成就的樣子,自己也便灰溜溜走人了。
不由不想起那傳說中的德國人的磨坊。據傳,資本主義的德國,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皇帝,叫什麽名字記不得了,好像是什麽二世之類。皇帝想登高遠眺波茨坦全景,找找指點江山,一覽衆山小的感覺,于是就令人在菠茨坦市建了一座行宮。行宮建成後,皇帝入住時,卻發現其前方一磨坊有礙觀瞻,不合時宜地擋住了視線,這絕對是一違章建築!于是,皇帝就派人與磨坊主協商,要買了這磨坊。沒想到,磨坊主卻是個釘子戶,皇帝身邊工作人員以市府規劃、公益需要等理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或者許以高價,磨坊主就是沒有覺悟,無動于衷,堅稱這是祖產,不能在自己手裏敗落。
于是,皇帝便動用公安、城管、及一些合同工對磨坊進行了強拆。磨坊主沒喝農藥,沒潑汽油自焚,也從沒有想過逐級或者越級上訪之類,只是心裏堅信,我大德國還有法律在。于是磨坊主把皇帝告上了地方法院,地方法院竟判決皇帝恢複原狀,賠償損失。
在法律面前,皇帝也只好灰頭土臉地照做了。幾代人過去了,隨着科技的發展,觀念的變化,磨坊已失去其原本磨面的功能,新的磨坊主也想換取巨額的拆遷款,于是就發微信給新皇帝,看其是否有老皇帝一樣的想法,征收了磨坊。新皇帝卻回複說:親愛的鄰居,很理解你的處境和心情,你如果手頭緊,作爲領導,我可以提供一對一幫扶,但磨坊我是不能買的,也不能拆,雖然現在炒房熱,一買一賣間可以獲取暴利,但它還有更重要的象征意義,那就是它象征着一國的法治、司法獨立。
據傳,這個磨坊現在依然象紀念碑一樣屹立在菠茨坦。
腐朽、沒落的西方社會制度裏能如此尊崇法治、尊重他人的權利,也有人能講出最窮的人的小屋,也應非請莫入,“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這樣的法谚。我們如此優越的社會制度裏,有些事情做得是否還有些差距?
但我們畢竟也有希望。外甥女過了北京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笔試考試,一直擔心面試被莫須有的理由拿下,也曾想過表示一下,終因沒錢、沒門路而作罷。同樣在今天,收到外甥女的消息,面試也過了!而且是面試第二天就接到了通知。
正氣、正義還在!